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做好我校国家奖学金的评审工作,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的通知》(教财函〔2019〕105号)、《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安徽省退役军人厅 安徽省军区动员局关于印发〈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皖财教〔2023〕508号)及《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皖财教〔2024〕125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奖励标准、对象与基本条件
第二条 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10000元。
第三条 国家奖学金的参评对象为我校全日制二年级以上品学兼优的学生。
第四条 申请国家奖学金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4.诚实守信,乐于助人,道德品质优良;关心集体,团结同学,言行举止文明礼貌;
5.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创新能力、社会实践、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学习成绩排名与综合测评成绩排名在本年级专业学生中均位列前10%(含10%),并获得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
6.符合上述申请条件的学生,如在道德风尚、学科技能竞赛、创新发明、社会实践、社会工作、体育竞赛、艺术展演等方面表现特别优秀的,可优先获得国家奖学金:
(1)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表现突出,具有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奉献爱心、服务社会、自立自强的实际行动,在本校、本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在全省、全国产生较大影响,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2)在学科技能竞赛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全国和省级专业学科技能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省教育厅认定的 A/B 类赛事中获得省级一等奖以上奖项;
(3)在创新发明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相关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4)在体育竞赛中取得显著成绩,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获得个人项目前三名、集体项目前二名以上的,集体项目须为上场主力队员;
(5)在艺术展演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获得一、二等奖,参加省级艺术展演获得一等奖,集体项目须为主要演员;
(6)获省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年度人物、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
(7)其它应当认定为表现非常突出的情况。
第五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申请国家奖学金:
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受校纪校规处分且处分未被解除的;
2.上学年各科考试有不及格者。
第三章 申请与评审
第六条 国家奖学金每学年评审一次,根据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分配给我校的名额及时间安排,实行等额评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
第七条 学生根据国家奖学金申请条件,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提交《国家奖学金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
第八条 同一学年内,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第九条 评审程序:
1.学校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奖助学金评审领导小组,全面领导评审工作。同时设立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为主任,各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辅导员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为成员的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具体负责评审工作。各学院成立由党政领导、资助工作经办员、辅导员(班主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为成员的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小组,负责本学院的评审工作。
2.在安徽省教育厅下达给我校的国家奖学金推荐名额范围内,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根据一定条件将名额分配到各学院。
3.符合申请国家奖学金基本条件的学生向所在学院提交申请。各学院评审小组对学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确定推荐名单,并在学院内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报送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4.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汇总各学院的国家奖学金推荐名单及事迹材料后进行审核,提出学校当年国家奖学金获得学生建议名单,提交学校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和国家奖助学金评审领导小组审定,并在全校范围内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报省教育厅。
第四章 资金管理、发放与监督
第十条 经教育部审批公告,下拨的国家奖学资金到校后,由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计财处共同管理。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拟定全校获奖学生名单,收集学生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并发放奖励证书,记入学生档案。学校统一通过学生银行卡发放奖学金。
第十一条 学校严格执行财政部、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对国家奖学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不截留、挤占、挪用,同时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十二条 学生应如实填报评定材料,不能弄虚作假,一旦查实,除追回已发的奖学金和获奖证书外,还将依据校纪校规给予严肃处理。获奖学生应合理使用国家奖学金。
第十三条 参与评议的学生应秉公评议,不得草率武断,造成不良影响的,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辅导员以及相关人员,要严格按照程序和要求,及时、公正审核、评定学生各项测评分数,公示材料要注意保护学生隐私。
第十四条 学校监察部门负责对国家奖学金评审、资金发放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对徇私舞弊、违反工作程序及规定或对上报数据审核把关不严造成工作失误等行为,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进行问责。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实施办法由校学生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实施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原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审实施办法(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勤奋学习、奋发向上,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根据《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安徽省退役军人厅 安徽省军区动员局关于印发〈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皖财教〔2023〕508号)及《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皖财教〔2024〕125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奖励标准、对象与基本条件
第二条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6000元。
第三条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参评对象为我校全日制二年级及以上、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生)。
第四条 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4.诚实守信,乐于助人,道德品质优良;关心集体,团结同学,言行举止文明礼貌;
5.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生活简朴、勤俭节约,在当学年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范围内;
6.在校期间学习勤奋,成绩优秀,综合测评成绩排名在本专业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位列前30%(含30%);
7.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第五条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
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受校纪校规处分且处分未被解除的;
2.生活中有铺张浪费行为者;
3.上学年各科考试有不及格者。
第三章 申请与评审
第六条 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学年评审一次,根据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分配给我校的名额和时间安排,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实行等额评审。
第七条 学生根据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条件,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每学年一次,符合条件的学生可连续申请),并提交《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
第八条 同一学年内,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奖学金。
第九条 评审程序:
1.学校成立由分管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奖助学金评审领导小组,全面领导评审工作。同时设立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为主任,各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辅导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为成员的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具体负责评审工作。各学院成立由党政领导、资助工作经办员、辅导员(班主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为成员的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小组,负责本学院的评审工作。
2.在安徽省下达给我校的国家励志奖学金推荐名额范围内,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根据各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情况将名额分配到各学院。
3.符合条件的学生向所在学院提交申请,各学院评审小组对学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确定推荐名单,并在学院内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报送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4.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汇总各学院的国家励志奖学金推荐获奖名单及事迹材料后进行审核,提出学校当年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学生建议名单,提交学校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和国家奖助学金评审领导小组审定,并在全校范围内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报省教育厅。
第四章 资金管理、发放与监督
第十条 经省教育厅审批公告,下拨的国家励志奖学金资金到校后,由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计财处共同管理。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拟定全校获奖学生名单,收集学生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并发放奖励证书,记入学生档案。学校统一通过学生银行卡发放国家励志奖学金。
第十一条 学校严格执行财政部、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对国家励志奖学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不截留、挤占、挪用,同时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十二条 学生应如实填报评定材料,不能弄虚作假,一旦查实,除追回已发的奖学金和获奖证书外,还将依据校纪校规给予严肃处理。获奖学生应合理使用国家励志奖学金。
第十三条 参与评议的学生应秉公评议,不得草率武断,造成不良影响的,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辅导员以及相关人员,要严格按照程序和要求,及时、公正审核、评定学生各项测评分数,公示材料要注意保护学生隐私。
第十四条 学校监察部门负责对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审、资金发放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对徇私舞弊、违反工作程序及规定或对上报数据审核把关不严造成工作失误等行为,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进行问责。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实施办法由校学生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实施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原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助学金评审实施办法(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鼓励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安徽省退役军人厅 安徽省军区动员局关于印发〈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皖财教〔2023〕508号)及《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皖财教〔2024〕125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资助标准、对象与基本条件
第二条 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费用开支,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700元,资助标准分三个档次,分档标准为2500元、3500元、5000元,学校结合实际分为2-3档。
第三条 国家助学金的参评对象是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我校在册全日制高职学生。
第四条 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4.诚实守信,思想端正,道德品质优良;
5.学习勤奋、富有爱心、关心集体,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6.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生活俭朴、勤俭节约,原则上是在当学年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名单范围内的学生,特困生优先;
7.能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第三章 申请与评审
第五条 国家助学金每学年评审一次,根据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分配给我校的名额和时间安排,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等额评审。
第六条 学生根据国家助学金申请条件,按学年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每学年一次,符合条件的学生可连续申请),并递交《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第七条 同一学年内,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可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
第八条 评审程序:
1.学校成立由分管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奖助学金评审领导小组,全面领导评审工作。同时设立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为主任,各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辅导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为成员的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具体负责评审工作。各学院成立由党政领导、资助工作经办员、辅导员(班主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为成员的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小组,负责本学院的评审工作。
2.在安徽省下达给我校的国家助学金推荐名额范围内,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根据各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情况将各资助档次名额分配到各学院。
3.符合资助基本条件的学生向所在班级提交书面申请。
4.各班级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对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进行资格及资助档次评议,在班级范围内公示无异议后报本学院。
5.各学院在国家助学金各档次分配名额内进行初审,并将初审人员情况在学院范围内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报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6.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汇总各学院的国家助学金推荐名单后进行复审,提出学校当年国家助学金获得者建议名单,提交学校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委员会和国家奖助学金评审领导小组评审通过后在全校范围内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报省教育厅。
第四章 资金管理、发放与监督
第九条 国家助学金由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计财处共同管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拟订全校获国家助学金学生名单,收集学生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学校通过银行卡按月将助学金发放到学生手中。
第十条 学校严格执行财政部、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对国家助学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不截留、挤占、挪用,同时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十一条 学生应如实填报评定材料,不能弄虚作假,一旦查实,除追回已发的助学金并取消资助资格外,还将依据校纪校规给予严肃处理。
第十二条 参与评议的学生应秉公评议,不得草率武断,造成不良影响的,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辅导员以及相关人员,要严格按照程序和要求,及时、公正审核、评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状况,公示材料要注意保护学生隐私。
第十三条 学校监察部门负责对国家助学金评选、资金发放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对徇私舞弊、违反工作程序及规定或对上报数据审核把关不严造成工作失误等行为,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进行问责。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实施办法由校学生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实施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原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撰稿:徐茹 审核:韩静 发布:岳亮亮